清心自幼家境貧寒,老師灌輸她說「知識改變命運」「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」,她便暗暗發誓:一定要好好學習,考上大學,做個白領,享有高品質的生活。但事與願違,清心沒能擠進大學的門檻,只好開始了上班族的生活。
兒子出生後,清心便把夢想寄託在兒子身上,希望兒子將來能出人頭地、光宗耀祖。為了完成心中的夢想,清心在兒子牙牙學語階段,就把家裡的牆上貼滿了識字卡片。為了喚起兒子大腦的思考能力,激發腦力發育,清心又買了很多教育題材的光碟,每逢週末,她邊幹活邊教兒子學習。
兒子兩歲半時,清心就把他送到了安親班。一天深夜,兒子突然起身哭著說:「媽咪,我不要上學了,我沒有時間玩玩具了。」聽到兒子這麼說,清心很心痛,但想想現在社會競爭這麼激烈,不努力學習,將來怎麼在社會上立足呢?她無奈地撫慰兒子說:「媽咪知道你辛苦,可是我們只有好好讀書,將來才能有好的生活呀。」兒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,迷迷糊糊躺下繼續睡覺了,看著年幼的兒子,清心的眼淚奪眶而出,她心想:媽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的未來有保障,我們沒有其他選擇。
轉眼兒子上小學了,為了讓他學到更多的知識,清心也更加忙碌了,每天兒子放學後先送到安親班學習,因為那兒有資深的老師幫忙補習作業,還能輔導畫畫、網絡教育等。傍晚,清心再迅速接兒子回家沖個涼、吃晚飯,然後送他去晚間補習班,等兒子回到家已經是晚上十點半了。看著兒子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,清心心裡有種說不出的無奈。
好在兒子上進心強,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,讓親戚朋友讚不絕口,都誇兒子聰明,將來肯定能出人頭地、光宗耀祖。聽到大家的稱讚,清心感到無比的欣慰,兒子的成績就是對她最好的回報。
為了不讓兒子在青春期誤交損友,兒子上中學後清心就限制他的外出,就算是到屋外的遊樂場打球,也不能遠離她的視線,對於她的這一要求,兒子從未抗拒。有時候兒子想去參加同學的生日派對,她卻說:「有時間出去玩,還不如在家多學功課,將來有出息了,想幹什麼就什麼。」幾次之後,見清心不同意,兒子再也沒有提過這件事。

2018年1月,兒子已踏進高考階段,面臨選科之事。清心要求兒子選修理科,她認為理科出路廣、有前途。而兒子卻表達了不同的想法,清心振振有詞地說:「在這『僧多粥少』的現實社會裡,你得有專業知識才能爭得一席之地,否則難以生存!」想不到兒子卻說:「我對理科不感興趣,我選文科。」為了扭轉兒子的想法,清心毫不退讓:「興趣是可以慢慢培養的。」但兒子依然堅持自己的決定:「興趣永遠不會改變!我不想一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。」此後,她們母子二人經常為了此事爭得面紅耳赤、互不相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