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6月底,女兒中考結束後,打電話問我怎麼報志願。我一聽是這事,便不假思索地說:「我早都想好了,第一志願報縣一中,第二志願報縣二中,第三志願就報職中。」女兒遲疑了一會兒說道:「媽,如果我考不上一中和二中,你能讓我報鄉鎮高中嗎?我們班好多同學都報鄉鎮高中呢,我……」沒等女兒說完,我就打斷她的話,堅決地說:「不報,考不上一中、二中,就上職中。」掛掉電話後,我心想:女兒年齡小,考慮事情太簡單了,我得多幫她把關。根據她平時的學習情況,正常發揮應該可以上一中;萬一發揮失常也能上個二中,職中是最壞的打算。就這樣,女兒報志願的事,就這麼按著我的計劃決定了。
沒過多久,中考分數下來了,女兒考得很不理想,縣一中、二中都沒考上,按照我的計劃,只能去職中了。過了幾天,學校通知可以改志願,女兒就和我商量說:「媽,我好幾個同學都把志願改成鄉鎮高中了,你說我去還是不去呢?」我一聽她又想去鄉鎮高中上學,就氣不打一處來,大聲地說:「別人都是從村裡來縣城上學,你倒好,從縣城跑村裡去上學,這說的過去嗎?」女兒見我態度強硬,就小心翼翼地跟我商量著來,想讓我同意她去鄉鎮高中上學。而我已經決定好了,就沒答應女兒。女兒的心願沒達到,整天悶悶不樂的,家裡的氣氛也變得很沉重。後來,我再問她上學的事,她一聲不吭,有時把她問急了,她就乾脆說:「你不都已經安排好了嗎?」就這樣我倆的關係也越來越疏遠。